版權所有:吉林省地禾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吉ICP備17006499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長春
功能性肥料成熱點,肥企如何突圍
近年來,肥料發展越來越精細化,功能性肥料可謂是肥料行業的熱點,在實際應用中深受農民歡迎。有人說這是一些企業為了追求差異化,追求新概念,炒作出來的“功能性肥料”這一概念,缺乏科學可靠的數據支持、夸大效果,打著“新、奇、特”的名義進行推廣。那么,究竟什么是功能性肥料?它的“功能”體現在哪?帶著這一系列疑問,《北方農資》傳媒特別策劃“2020功能性肥料專題報道”。近日,記者采訪了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梁華東教授,談一談他對功能性肥料的理解與看法。
“功能性肥料又叫多功能肥料,是將作物所需氮磷鉀、中量元素、微量元素、有益元素等各種元素與促進作物生長、發育、高產、優質、高效、健康、安全,以及改良修復土壤酸化污染的生理生化物質和微生物菌劑相結合,在特定作物的特定時期,解決特定問題的綜合性肥料。”梁華東認為,功能性肥料具有完全營養、藥肥一體、用量精準、技術含量高、方便省工、經濟高效、節約環保等優點,近年來發展很快,每年以超過20%的速度增長。
功能性肥料是近年來肥料行業的熱點,而功能性肥料之所以成為熱點,梁華東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:一是國家政策推動,2015年原農業部發布《2020年化肥零增長行動計劃》,要求化肥逐年下降,提出“四字措施”就是“精”、“調”、“改”、“替”,其中“精”精準施肥,功能性肥料就是精準施肥;“調”調整肥料品種,功能性肥料就是肥料新品種;二是現代農業需要輕簡化栽培,功能性肥料就是輕簡化施肥;三是植物生長生產的特殊性需求,不同作物生長發育過程會出現苗差、遲發、體弱、倒伏、旺長、落花落果、生理病害、短期營養不良等不同問題,功能性肥料就是針對性的解決這些問題;不同農產品對產品及品質要求不一樣,有的要葉多、有的要根大、有的要花艷、有的要莖稈粗等,西瓜要甜、蔬菜要脆、茶葉要早發芽、煙葉要燃燒久等,功能性肥料就是解決不同產品及品質要求。
“國內局部地區肥料用量過高,肥料品種結構不合理,科學施肥技術水平低,農產品質量與環境保護需求壓力不斷增大。”梁華東說,高效性、專業化、簡便化、多功能化是新型肥料發展的趨勢,其中營養作物、培肥土壤、提高抗性、逆境生長、除草抗病等功能會成為功能肥料發展的方向。他認為,未來十年功能性肥料的市場前景比較好,年均增長將在10%以上。
梁華東表示,目前,在推動發展功能性肥料的研究、推廣和產業化發展過程中,主要存在三個大問題:一是一些功能性肥料添加了農藥(包括激素、調節劑),而沒有辦理農藥登記許可證,又不敢標明農藥含量,農民不知情況,重復使用農藥,產生藥害。而且本身也嚴重違法,國家已經開始嚴厲打擊;二是一些功能性肥料科技含量不高,沒有達到功能效果,只是一個概念,忽悠農民;三是一些中小肥料企業胡亂添加功能物質,造成藥害和污染。肥料企業在開發功能性肥料時,一定要由專家指導,科學添加功能物質,嚴格試驗后再推廣使用,避免不必要的社會損失和違規。
梁華東告訴記者,自農業部2015年發布《2020年化肥零增長行動計劃》后,國家先后出臺了一些調控化肥的政策措施,自2017年化肥使用總量已經開始逐年下降,化肥企業面臨空前的壓力?;势髽I突圍的關鍵在于“調整結構,創新產品”。調整結構就是要減產單質肥料、低濃度肥料、普通肥料,增產高濃度復合肥料、功能性肥料、新型肥料、有機肥料、生物肥料;創新產品就是大力提高肥料科技含量,提升肥料效果,增強肥料安全性、生態性。
功能性肥料發展前景廣闊,但須規范發展。目前功能性肥料最大的障礙就是管理制度不完善,特別是藥肥一體的功能性肥料,沒有國家或行業標準,到底是按照農藥登記還是按照肥料登記?怎么登記?建議盡快制定相關標準,完善藥肥一體的功能性肥料登記管理制度,以推動功能性肥料健康有序發展。